中国的百年征程,是一部用鲜血与信仰铸就的壮丽史诗。学习党史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,更是对精神血脉的传承,是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、践行初心使命的必修课。
一、以史为鉴: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
从南湖红船的星火燎原到天安门城楼的庄严宣告,从改革开放的春雷激荡到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,党始终以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”为使命。革命先烈夏明翰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”的铮铮誓言,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翻雪山、过草地的坚韧不屈,无不彰显着中国人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信念。这些历史片段告诉我们,理想信念是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核心动力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:“党的历史是最生动、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。”唯有深挖党史中的精神富矿,才能筑牢信仰之基。
二、以学促行: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
百年党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史。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党的理论始终与时俱进,为解决时代问题提供行动指南。例如,在脱贫攻坚战中,党以“精准扶贫”理论为指导,动员全党全国之力,实现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。这启示我们,学党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。青年一代需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,以“钉钉子精神”攻克学习和工作中的难题。
三、以行践诺: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担使命
学习党史的最终落脚点是“跟党走”。党的百年奋斗证明,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才能实现人生价值。在抗击新冠疫情中,无数党员冲锋在前,用行动诠释“人民至上”的宗旨;在科技创新领域,科研工作者以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为引领,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封锁。这些实践启示我们,跟党走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要在本职岗位上践行责任。作为青年学生,我们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、投身社会实践,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。
历史川流不息,精神代代相传。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,青年一代需以党史为镜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在党的旗帜下凝聚成“一块坚硬的钢铁”。唯有如此,方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,书写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