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—2020高考齐桓公满分作文原文

admin72025-03-19 13:51:49

以下是2020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中围绕齐桓公的满分作文原文及解析,结合要求中的高分范文整理而成:

满分作文一:君子量不极,胸吞百川流

发言人:某考生

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

今天,我主要从齐桓公得管仲襄助终成春秋首霸的角度谈谈我的感受。

往事越千年,追溯历史长河,总有一些人熠熠若明星闪耀,比如齐、管、鲍三人,他们未曾被时间遗忘,仍在为今日的社会注入生命清泉。于读书人而言,管仲的雄才大略,鲍叔的谦虚谨让,都是值得赞美的,然而齐桓公“君子量不极”的广博胸襟和“胸吞百川流”的处世格局,更值得人赞叹。

天地之间,英雄之气浩荡。成大事者,皆是卓尔不群之人,他们的身上,这种英雄气一脉相承,贯通古今。今天,我们称之为胸襟与格局。我钦佩齐桓公,不仅钦佩他被射一箭之后果断装死逃脱的机智,也钦佩他不报“一箭之仇”的胸襟,更钦佩的是他谋天下大同的处世格局。怀天下而容纳雅言,计大业而放下私心,齐桓公便得以辨明眼前纷杂,拨开乱世迷烟,终求得国泰民安。就是此等容人任人的胸怀与格局,助他登上了无数时人仰望的高峰。

回望历史的广袤天地,优胜者若雪泥鸿爪:邹忌讽而齐王纳谏,伍举劝而庄王问鼎;晏子进谏,齐景公纳其言,延齐国霸业;魏征上疏,唐太宗察其忠,成贞观盛世。千古以来,历史王朝更迭,其中不乏名将良臣,然而能助其君王得开盛世的却屈指可数。因为没有天下为怀的胸襟,没有纵览全局的眼光,那些王,自然也只能走向“亡”,就像不听规劝的夫差,不纳良言的杨广。

当代青年亦是如此,我们应该将国家全局揽入胸中,让家与国的命运得以牵绊,谨遵管子“以家为家,以乡为乡,以国为国,以天下为天下”的话,铭记《礼记》“苟利国家,不求富贵”的教诲,做鲁迅先生笔下“中国的脊梁”,与国协长,和光同尘。所谓胸襟与格局,就是秉承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信念,然后共赴时代建设大业,这才是当代青年之大胸襟与大格局。

我的发言完毕,谢谢大家!

(来源:网页)

满分作文二:唯才是举,以利天下

发言人:某考生

各位老师、同学们:

大家好!我发言的题目是《唯才是举,以利天下》。

2020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—2020高考齐桓公满分作文原文

齐桓公、管仲和鲍叔的故事非常感人,尤其是管鲍之交更是成为千古美谈。两人曾经各为其主,在战场上生死相搏,但后来内战结束,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,为了齐国的共同利益,成为知己,共同辅佐齐桓公,终成一代霸业,“齐桓晋文之事”于是成为后世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。在这其中,鲍叔知人善荐,主动让贤,管仲当仁不让,敢担重责,无疑都值得大书特书。让我最心折的还是齐桓公。

在春秋时期,君与臣的关系虽然还不像战国之后那么等级森严,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”,但有为而强势的君主在大臣面前无疑有着绝对主导权。齐桓公即位后,面对有着“一箭之仇”的管仲,兴兵讨伐并将其擒杀几乎易如反掌,但他却不计前嫌,不但不予追究,反而给予绝对信任,将治国之权悉数赋予,这不但体现出他胸怀广阔,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他目标高远,以天下苍生为念,加上知人善用,作为一个国家领袖,可以说集众多领袖必备美德于一身。这样一个“明君”,后来能成为“五霸”之首,并非偶然。

同样的故事,在春秋时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,那就是晋平公时,祁黄羊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担任南阳令,这一义举被孔子称赞为“公”。不过解狐只与祁黄羊有仇,并非与晋平公存在宿怨,因此虽然都是听从属下对仇人的举荐,齐桓公要比晋文公更为难得。

我的发言完了,谢谢大家!

(来源:网页)

写作亮点解析

1. 立意深刻:以齐桓公的胸襟与格局为核心,结合历史典故(如唐太宗、魏征等)和现实意义(如青年责任),展现其跨越时空的价值。

2. 结构清晰:发言稿格式规范,开篇点题,中间分论点递进,结尾升华主题,符合高考作文的实用性要求。

3. 语言凝练:引用《礼记》、鲁迅名言等,增强文化底蕴;对比夫差、杨广等反面案例,深化论证层次。

4. 现实关照:将历史人物精神与当代青年使命结合,呼应“家国情怀”的时代主题。

以上作文均围绕齐桓公的“胸襟”“格局”“任人唯贤”展开,符合全国Ⅰ卷“感触最深人物”的要求,可作为满分范文参考。

文章下方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