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U病房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患者安全、优化医疗质量为核心,结合严格的感染控制、人员管理和操作规范。以下是综合各医院及官方文件整理的主要制度要点及探视规定:
一、ICU病房管理制度要点

1. 收治标准与流程
收治范围:主要针对急性、可逆性器官功能衰竭患者,或存在高危因素需严密监护者;不接收终末期或无法获益的患者。
收治程序:需经ICU医生会诊评估,手术后患者由原科室转入,转出需病情稳定。
2. 人员与职责管理
医护人员:需经专业培训,掌握急救技能及设备使用,实行24小时值班制。
多学科协作:涉及专科会诊时,ICU医生主导,专科医生需每日参与查房。
3. 感染控制
环境管理:采用层流净化系统,定期消毒;医护人员需穿戴隔离衣、口罩,执行手卫生规范。
探视限制:非必要人员禁止进入,探视者需遵守防护要求(如穿鞋套、戴口罩)。
4. 设备与药品管理
急救设备:专人维护,定点存放,确保随时可用。
药品管理:毒麻药品单独加锁,按需登记使用。
5. 患者护理规范
生命体征监测:每小时记录,及时处理异常情况。
管道与皮肤护理:妥善固定导管,定时翻身防压疮。
二、ICU病房探视规定
1. 探视原则
时间限制:多数ICU每日开放1-2次探视,每次约30分钟(如下午3:00-4:00)。
人数限制:每次仅允许1-2名家属进入,儿童、传染病患者禁止探视。
2. 防护要求
穿戴规范:探视者需穿隔离衣、鞋套,佩戴口罩,并消毒双手。
禁止行为:禁止使用手机、触碰设备,不得携带鲜花或食物。
3. 特殊情况处理
危重患者:凭病危通知单可随时探视,但需医护人员评估环境安全。
疫情期间:原则上禁止探视,鼓励视频探视;确需陪护时需持核酸阴性证明。
4. 替代探视方式
视频探视:部分医院提供视频通话服务,方便家属了解患者状态。
病情通报:医生每日向家属说明病情,特殊情况可延长沟通时间。
三、限制探视的原因
1. 感染风险控制:ICU患者免疫力低下,频繁人员流动易导致交叉感染。
2. 医疗效率保障:减少干扰,确保医护人员集中救治。
3. 患者康复需求:安静环境有助于重症患者恢复,避免情绪波动。

4. 设备与隐私保护:防止家属误触仪器或泄露其他患者隐私。
四、例外与争议
部分医院试点开放:如国际贵黔总医院HICU允许24小时探视,但需单间隔离且加强硬件设施。
家属诉求与矛盾:家属常因担忧患者情绪而希望延长探视,但需平衡医疗安全和人文关怀。
总结
ICU病房实行严格的探视制度,允许有限探视但需遵守时间、人数及防护要求。疫情期间探视进一步受限,建议家属通过视频或电话沟通。具体规定因医院而异,建议提前咨询所在医院ICU科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