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羿射下九日拯救苍生,获西王母赐不死药,交妻子嫦娥保管。歹人蓬蒙趁后羿外出夺药,嫦娥情急吞药飞升月宫,成为广寒仙子,从此与人间相隔。百姓设香案祭拜,形成中秋拜月习俗。
二、嫦娥的“秘密”与突破
1. 首探月球背面的隐秘挑战
嫦娥是人类首个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。由于月球背面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,中国发射“鹊桥”中继星至地月L2点,搭建通信桥梁,解决信号传输难题。着陆区选在冯·卡门撞击坑,此处地形复杂如“山区”,着陆需近乎垂直下降并多次避障,技术难度远超正面任务。
2. 国际合作与未公开载荷
嫦娥搭载了德国、瑞典、荷兰等国的科学仪器,如月表中子辐射探测仪(LND)和中性原子分析仪(ASAN),开展月表环境与宇宙射线研究。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中曝光的“秘密迷你漫游车”表明,中国探测器常携带未事先公布的小型设备,如红外成像仪等,用于扩展探测能力。
3. 玉兔二号的超长服役与发现
玉兔二号月球车设计寿命仅3个月,但截至2023年仍在运行,打破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纪录。其探测揭示了月背土壤结构、矿物成分,并发现玻璃球状物质,为月球地质演化提供新线索。
4. 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的独特优势
月球背面屏蔽地球电磁干扰,嫦娥的低频射电频谱仪首次在月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,填补了人类对宇宙早期电磁环境研究的空白。
5. 技术验证与未来深空探索
嫦娥验证了地月L2点轨道控制、月面极端环境适应等技术,为后续火星探测(如天问系列)及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。
注:嫦娥的任务细节与科学成果持续更新,部分技术细节仍属机密,未来或将揭示更多“秘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