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:以青春之我,担时代之责
开头:
历史长河奔涌向前,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使命。从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家国情怀,到林则徐“苟利国家生死以”的担当精神,再到张桂梅“点亮贫困女孩梦想”的坚守,中华民族的脊梁始终由那些勇担责任者铸就。新时代的浪潮中,青年更需以热血为墨,以责任为笔,书写属于我们的篇章。
分论点一:担责于身,以教育之光点亮未来
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,更是传承文明的基石。张桂梅扎根滇西山区,创办免费女高,让2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,改写三代人的命运。她用行动诠释了“仁以为己任”的深刻内涵。正如黄文秀放弃城市繁华,投身脱贫攻坚,用生命诠释“坚守与奉献”。教育的意义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责任的觉醒——让更多人看到希望,让改变从个体延展至社会。
分论点二:创新为刃,以科技之力破局前行
新时代的担当需要智慧与创新。从“中国天眼”探秘宇宙,到C919国产大飞机翱翔天际,科技工作者用突破回应时代召唤。钱学森放弃优渥待遇回国,钟南山逆行抗疫一线,他们以专业本领为盾牌,直面挑战。正如华为在芯片领域“破茧成蝶”,青年一代更需在5G、人工智能等赛道中勇攀高峰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。
分论点三:扎根乡土,以赤子之心振兴家国
乡村振兴是时代的必答题。毛相林带领村民凿出“天路”,黄大发用36年引水入村,证明“改变大山”需要脚踏实地的坚守。青年学子返乡创业,用电商助农、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,正是“走出大山,不忘大山”的生动实践。学习的目的并非逃离,而是为了带着知识与视野回归,让乡土焕发新生。
结尾:
“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”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的历史交汇点,我们既是时代的见证者,更是建设者。从课堂到田野,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每一份努力都是对责任的回应。愿以青春之我,如红梅傲雪,如灯塔破雾,在担当中淬炼,在奉献中成长,共绘民族复兴的壮美画卷!
新时代征文10篇可参考方向
1. 《教育的温度:阻断贫困代际传递》
2. 《科技强国:从追赶到领跑》
3. 《乡村振兴:青春的选择》
4. 《传统文化的现代新生》
5. 《改革四十年: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》
6. 《青年与生态:绿色发展的答卷》
7. 《数字时代:机遇与挑战》
8. 《军旅梦:强军路上的青春誓言》
9. 《全球视野:一带一路上的中国青年》
10. 《平凡中的伟大:快递小哥与城市脉搏》
写作提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