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、语文教案给予是快乐的

admin72025-03-16 23:38:26

一、教学目标

1. 知识与能力

  •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理解“给予、羡慕、惊叹、承诺”等关键词含义。
  • 梳理人物关系,复述故事主要内容。
  • 2. 过程与方法

  • 通过对比、分角色朗读,体会保罗两次误解男孩的心理变化。
  • 抓住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,分析小男孩关爱弟弟的美好品质。
  • 3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  • 理解“给予是快乐的”深刻内涵,激发助人为乐、无私奉献的情感。
  • 二、教学重难点

  • 重点:通过小男孩的言行感受其心灵的美好;理解“给予”的意义。
  • 难点:体会保罗的心理变化,领悟“给予”与“索取”的不同情感体验。
  • 三、教学过程

    (一)情境导入,激趣引题(5分钟)

    1. 提问互动

  • 学生分享“最快乐的时刻”,引出课题。
  • 讨论“给予”的含义,对比“给予”与“获取”的不同。
  • 2. 课题质疑

  • 引导学生提问:“谁给予谁?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?”
  • (二)初读感知,梳理脉络(10分钟)

    1. 自主阅读

  • 自由朗读课文,标注关键情节(保罗两次误解、男孩的承诺)。
  • 完成表格梳理人物关系:
  • | 人物 | 给予行为 | 被给予者 |

    |||--|

    | 保罗哥哥 | 送新车 | 保罗 |

    | 小男孩 | 承诺送车 | 弟弟 |

    | 保罗 | 邀请兜风 | 小男孩和弟弟 |

    2. 复述故事

  • 借助表格简要复述情节,教师点评指导。
  • (三)深入研读,品析人物(20分钟)

    1. 对比分析保罗的两次误解

  • 第一次误解
  • 男孩说“我希望自己当这样的哥哥”(对比保罗的猜想)。
  • 分角色朗读,体会“当哥哥”背后的责任感。
  • 第二次误解
  • 男孩请求开车回家,实则为弟弟许下承诺。
  • 重点句赏析:“他指着保罗的车说……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新车。”
  • 2. 情感升华

  • 讨论:“难忘的夜晚”中,保罗、男孩、弟弟分别因什么而快乐?
  • 补写句子:保罗的哥哥因为______快乐,男孩因为______快乐,保罗因为______快乐。
  • (四)拓展延伸,深化主题(10分钟)

    1. 联系生活

  • 分享“我曾因______(给予行为)感到快乐”。
  • 2. 阅读拓展

  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、语文教案给予是快乐的

  • 推荐阅读《给,永远比拿愉快》《爱心树》,体会奉献精神。
  • 3. 名言积累

  • 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;爱是美德的种子。(但丁)
  • (五)作业设计

    1. 实践任务:完成一件“给予”小事,记录感受。

    2. 创意表达:改写课文为剧本,小组表演。

    四、板书设计

    给予是快乐的

    保罗哥哥 →(新车)→ 保罗

    小男孩 →(承诺、关爱)→ 弟弟

    保罗 →(帮助)→ 小男孩和弟弟

    主题:给予比索取更快乐

  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、语文教案给予是快乐的

    五、教学反思

    1. 成功点:通过对比和情境创设,学生能深入体会人物心理;拓展环节强化了情感迁移。

    2. 改进点:需加强朗读指导,尤其是男孩语言中的坚定与温情;导入环节可更紧扣“给予”主题。

    本设计融合了情境教学、对比阅读、生活实践等策略,注重从文本到生活的迁移,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。参考资料来自多个优质教案,可根据实际学情调整活动细节。

    文章下方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