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雨果先生:
您好!
作为一位中国青年,我怀着敬意与感激写下这封信。您1861年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信,让我看到了一位超越民族立场的伟大灵魂。您以人类的良知,痛斥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暴行,称其为“两个强盗的胜利”,并预言“历史将审判法兰西与英吉利”。这份正义之声,穿越时空,至今仍震撼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灵。
圆明园曾是东方艺术的瑰宝,凝聚着两代匠人的智慧。您将它比作“月宫般的梦境”,却目睹其化为灰烬。您的文字不仅是对暴行的控诉,更是对文明价值的捍卫——您说“岁月创造的一切属于全人类”,这种超越国界的胸怀,让我深感敬佩。
今日的中国已非昔日。我们重建文化自信,守护敦煌莫高窟、故宫等文明遗产,并推动“一带一路”促进文明对话。那些流散的圆明园文物,虽未完全归家,但我们以数字化技术让世界见证其原貌。正如您所愿,一个“解放了的法兰西”归还了部分文物,而中国也在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。
您的人道主义精神启示我们:文明的价值在于共情与尊重,而非掠夺与霸权。作为青年一代,我们愿以行动践行您的理想,守护人类共同的文明记忆。
此致
敬礼!
一名中国青年
2025年3月29日
二、雨果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》课件设计
教学目标
1. 知识目标:分析雨果的立场与反语修辞,理解其人道主义精神。
2. 情感目标:激发对历史创伤的反思,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意识。
3. 能力目标:学习批判性思维,探讨“文明与野蛮”的辩证关系。
课件内容
1. 背景导入
2. 文本分析
3. 延伸讨论
4. 课后实践
参考资料与引用
圆明园历史与文物现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