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护消费者权益教案-315幼儿园教案

admin112025-03-10 08:15:16

以下是为幼儿园设计的“3·15消费者权益日”主题活动教案,结合多个教学资源和实践案例,涵盖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认知特点,旨在通过趣味活动帮助幼儿树立初步的消费维权意识:

教案名称:小小消费者,维权我能行

适用年龄:3-6岁幼儿

活动目标

1. 知道3月15日是“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,了解其意义。

2. 学会辨别合格食品与伪劣产品,认识包装上的关键信息(如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QS标志)。

3. 树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,了解简单的维权方法。

4. 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。

活动准备

1. 实物材料

  • 各类食品包装袋(如牛奶盒、饼干袋等)、玩具、发票样本。
  • 过期或“三无”产品(模拟道具,确保安全)。
  • 购物篮、角色扮演道具(如超市场景布置)。
  • 2. 教学工具

  • PPT课件(展示伪劣产品危害案例,如网页2提到的“大头娃娃奶粉”动画)。
  • 儿歌《小小消费者》、消费者权益日宣传视频。
  • 3. 环境布置:模拟超市、消费者协会投诉台。

    活动流程

    一、引入主题:认识“3·15”

    1. 动画故事导入:播放《小熊超市购物记》动画,讲述小熊买到过期食品后如何维权。

    2. 提问互动

  • “你们知道买东西要注意什么吗?”
  • “如果买到坏掉的东西该怎么办?”
  • 引出“消费者权益日”概念,强调“保护自己”的重要性。
  • 引用资源

    二、探索活动:火眼金睛辨真伪

    1. 超市寻宝游戏

  • 幼儿分组在模拟超市挑选商品,观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QS标志。
  • 教师示范用放大镜检查食品包装,引导幼儿找出“三无”产品(无生产日期、无质量合格证、无生产厂家)。
  • 2. 分类挑战

  • 将商品分为“安全食品”和“危险食品”,讨论过期食品的危害(如网页2中的“刺猬失去刺”案例)。
  • 引用资源

    三、情景剧:我是维权小达人

    1. 角色扮演

  • 情景1:买到过期饼干,如何与超市工作人员沟通换货。
  • 情景2:拨打“12315”投诉电话(模拟对话:“您好,我买到了坏掉的玩具……”)。
  • 2. 教师总结

  • 强调保留发票的重要性(结合网页1的“发票博览会”活动)。
  • 教幼儿简单维权话术:“阿姨,这个商品有问题,请帮我换一个!”
  • 引用资源

    四、延伸活动:创意表达与宣传

    1. 设计“安全购物指南”

    维护消费者权益教案-315幼儿园教案

  • 幼儿用图画或贴纸制作购物小贴士,如“看清保质期”“不买路边摊”。
  • 2. 家庭任务

  • 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食品,拍照记录合格包装并分享到班级群。
  • 3. 美工区活动

  • 绘制“消费者保护神”形象(如网页13的创意),或用黏土制作“安全食品勋章”。
  • 引用资源

    维护消费者权益教案-315幼儿园教案

    知识要点与注意事项

    1. 食品安全七防原则(网页47):防过艳颜色、防异常白色、防保质期过长等。

    2. 发票的作用(网页1):退换货凭证、维权证据,鼓励幼儿和家长养成索要发票的习惯。

    3. 避免复杂术语:用“坏掉的食品”“假玩具”代替“伪劣产品”,便于幼儿理解。

    评价与反思

  • 幼儿反馈:通过角色扮演和分类游戏观察幼儿是否掌握辨别方法。
  • 家长参与:邀请家长在家庭购物中实践课堂内容,巩固学习效果。
  • 改进方向:可结合社区资源,如邀请市监部门工作人员进园讲解。
  • 通过多元化的活动设计,幼儿不仅能学习消费知识,还能在游戏中形成自我保护意识,为成为聪明的消费者奠定基础。

    :更多教学资源(如PPT模板、活动方案)可参考网页1、2、47、71等来源。

    文章下方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