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内容:
以“世纪宝宝”成长轨迹为主线,列举2000年至2018年中国重大事件(如汶川地震、北京奥运、天宫一号等),展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。要求考生以“时光瓶”形式写一篇文章,留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阅读,体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关联,传递代际使命与担当。
一、核心立意与关键词
1. 时代与个体的共生关系:
材料强调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、使命和挑战”,需结合“世纪宝宝”的成长经历(如汶川救灾、奥运精神、互联网普及等),体现个人命运与国家进步的同频共振。
2. 传承与展望的对话性:
文章需以“对话未来”为基调,既回顾过去成就,又展望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,激发下一代青年的责任感。
3. 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:
强调“中国梦”的实现需要代际接力,呼应“追梦、圆梦”主题,体现青年对国家发展的贡献。
二、写作结构与技巧
1. 时间轴交织法:
2. 书信体与场景化叙事:
3.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:
三、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
1. 脱离材料空谈理想:
2. 忽略读者对象:
3. 结构松散,缺乏主线:
四、优秀范文参考
标题:《与子同袍,共赴山河》
片段:
> “2008年,汶川地动山摇,我和同学们将零花钱塞进募捐箱;2013年,‘天宫一号’划破天际,我在教室仰头凝望,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。今天,我将这些故事封存于时光瓶,愿你们在2035年开启时,读懂我们的热血与期许。那时的中国,定已傲立世界之巅,而你们,请接过时代的火炬,在星辰大海中续写华章。”
亮点:情感真挚,场景具体,代际对话明确,呼应“中国梦”主题。
五、拓展素材与名言引用
1. 名言增强深度:
2. 跨时代案例:
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题通过“时光瓶”这一载体,要求考生在时空对话中展现家国情怀与责任传承。写作时需紧扣材料事件,以个人叙事折射时代进程,并明确传递对未来的期许与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