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江苏高考语文作文;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

admin92025-04-08 21:45:02

一、作文题目与材料

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为《忧与爱》,属于关系型命题作文,要求考生结合三则材料进行写作:

1. 孟郊《游子吟》:以母子亲情体现“忧”与“爱”的交织。

2. 艾青《我爱这土地》:表达对故土深沉的爱与忧思。

3. 罗曼·罗兰名言:强调忧患中生命的伟大与幸福,将“忧”与“爱”提升至哲学高度。

题目要求考生在800字内探讨二者的内在联系,立意自定,文体不限(诗歌除外)。

二、命题核心与专家点评

1. 关系型作文的核心

  • 因爱生忧:爱是忧的根源,忧是爱的深层表现(如父母因爱而忧子女成长,爱国者因爱而忧国家命运)。
  • 辩证统一:不可偏废一方,需在“忧”中见“爱”,在“爱”中显“忧”。
  • 2. 专家评价

  •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喻旭初认为题目“出得很好”,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责任与人性深度,兼具现实意义与思辨性。
  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凌焕新指出,题目贴近生活,但需通过具体事例体现情感的真实性。
  • 三、满分作文示例与特点

    1. 《父亲的唠叨》(记叙文):

  • 内容:以父亲的口吻叮嘱儿子注意生活细节(如对待乡亲、节俭、尊重长辈),通篇未直接点明“忧与爱”,却通过质朴的对话展现深沉父爱和隐忧。
  • 亮点:语言生活化,情感真挚,细节丰满(如“地瓜干酒在城里买不到”“别偷着给你妈塞钱”)。
  • 2. 《忧与爱:茶与水的启示》(议论文):

  • 内容:以茶文化为切入点,反思现代社会对传统精神的背离,提出“因爱而忧”的哲学思考。
  • 亮点:文化意象深刻,引用洪应明《菜根谭》和罗曼·罗兰,论证“忧与爱”的永恒性。
  • 3. 《北风中的乡愁》(散文):

  • 内容:通过南北地域对比,表达游子对北方故土的眷恋与担忧(如环境、人情变迁)。
  • 亮点:诗意语言与哲思结合,如“中国式的爱常与泪水交织”“忧是爱成立的必然条件”。
  • 四、高分作文共性总结

    1. 题材选择

  • 以小见大:从家庭亲情、文化现象、乡土情怀等具体角度切入,避免空泛议论。
  • 情感真实:通过细节描写(如母亲送考、父亲唠叨)引发共鸣。
  • 2. 结构逻辑

    2012江苏高考语文作文;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

  • 因果递进:先铺陈“爱”的背景,再引出“忧”的动因,最后升华主题。
  • 思辨深度:结合历史、文化或社会现实,赋予“忧与爱”更广泛的意义(如传统流失、生态危机)。
  • 3. 语言风格

  • 记叙文:口语化叙事,生活气息浓郁。
  • 议论文:引用经典,文白相间,兼具理性与文采。
  • 五、写作启示

    1. 避免误区

  • 忌将“忧”与“爱”割裂,仅单方面铺陈情感。
  • 忌空谈宏大主题(如“忧国忧民”)而无具体事例支撑。
  • 2. 提分策略

  • 多维度联想:从个人、家庭、社会、文化等层面展开,增强层次感。
  • 强化思辨:可对比“忧与麻木”“爱与占有”等对立概念,深化主题。
  •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《忧与爱》通过关系型命题考查学生的情感体悟与思辨能力。满分作文以真实细节、文化深度和逻辑严谨性取胜,体现了“因爱生忧,忧中见爱”的辩证内核。这一题目至今仍被视为江苏高考命题的典范之一。

    文章下方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