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《开学第一课》感悟(500字)
2020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以“少年强,中国强”为主题,围绕抗击疫情、科学防疫、团结担当展开,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。节目通过“担当”“团结”“科学”三大篇章,邀请钟南山、张伯礼、张文宏等抗疫英雄讲述亲身经历,传递了深刻的精神力量。
担当精神:钟南山院士以“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”诠释医者使命,他回顾武汉封城的艰难决策,强调“保住了人民的生命,就是最大的人权”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“90后”党员代表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感,他们用行动证明“少年强则国强”不仅是口号,更是使命。
团结力量: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回忆除夕夜的援鄂队伍,用“万众一心,众志成城”形容全国医疗力量的集结。节目中,方舱医院患者付巧与医护人员刘进的“师生情”故事,体现了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互助。
科学精神:陈薇院士分享疫苗研发的艰辛历程,强调“除了胜利,别无选择”;张文宏医生则用“健康宝典”呼吁青少年重视健康与科学防护,提出“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”的理念。
这场特殊的“开学第一课”让我深刻体会到:灾难面前,个体的勇气与集体的团结同样重要。作为学生,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,更需以抗疫英雄为榜样,将责任与担当融入成长,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,为未来社会的建设积蓄力量。
2019年《开学第一课》的收获
2019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以“五星红旗,我为你自豪”为主题,聚焦爱国主义教育,通过历史故事、英雄人物和科技创新案例,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与奋斗精神。
爱国教育:节目通过“绣红旗”的故事再现革命年代的信仰,邀请95岁高龄的郭德贤老人讲述《红岩》中江姐的原型事迹,让观众感受到“五星红旗是用鲜血染成”的深刻内涵。
科技强国:中国自主研制的“嫦娥”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分享登月背后的技术突破,传递“自主创新”的重要性;澳门濠江中学学生与老校长杜岚的隔空对话,展现了爱国精神的代际传承。
榜样力量:节目中,登山英雄夏伯渝讲述1975年攀登珠峰时搭建“中国梯”的壮举,激励青少年勇于挑战极限;海军严冬舰长分享护航亚丁湾时升起国旗的自豪瞬间,彰显国家实力与军人担当。
这场节目让我认识到:爱国不仅是情感,更需付诸行动。无论是传承革命精神,还是投身科技创新,青少年都应树立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的信念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。
总结
两期《开学第一课》虽主题不同,但核心均指向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:2020年侧重“责任与科学”,2019年强调“爱国与传承”。它们以真实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,为青少年提供了成长的精神坐标,激励每一代人肩负使命,砥砺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