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的风俗-端午节简介200字

admin62025-03-28 11:41:43
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,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,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其起源涵盖古代星象文化、龙图腾祭祀、驱邪避疫及纪念历史人物(如屈原、伍子胥等)等多种学说,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。2009年,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,成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节日。

主要风俗

1. 赛龙舟:源于古代祭祀龙神或纪念屈原投江,现发展为象征团结协作的竞技活动,盛行于南方水乡。

2. 吃粽子:以糯米包裹竹叶蒸制,最初用于江中投食护屈原遗体,后成为节日特色美食,南北馅料各异(如北方枣粽、南方咸粽)。

3. 挂艾草菖蒲:悬挂于门庭驱邪避瘟,取其芳香杀菌之效,民间视之为“端午三友”。

4. 佩香囊:内装草药或香料,兼具装饰与驱虫防疫功能,儿童佩戴尤多。

端午节的风俗-端午节简介200字

5. 饮雄黄酒:古时用于驱蛇虫,后衍生“画额”习俗,以雄黄酒在孩童额头书“王”字祈福。

还有系五彩绳、斗草、沐兰汤等习俗,各地因文化差异略有不同。

文章下方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