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月光下的团圆
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又是一年中秋夜,我与家人围坐在院子里,望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圆月,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。
傍晚时分,妈妈在院子里摆满了月饼和水果,有豆沙馅的甜香,五仁的酥脆,还有我最爱的莲蓉蛋黄月饼。奶奶端来一壶桂花茶,淡淡的香气与月光交织,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温柔起来。爸爸指着月亮说:“看,今天的月亮格外圆,像不像一个大玉盘?”我笑着点头,脑海中浮现出老师讲过的“嫦娥奔月”故事——那月宫中的仙子是否也在思念人间的烟火?
我们一边吃月饼,一边听爷爷讲他小时候的中秋节。那时物资匮乏,一块月饼要分给全家人,但大家依然其乐融融。爷爷说:“团圆才是中秋节最大的意义。”我望着桌上丰盛的食物,忽然明白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这份对团聚的渴望从未改变。
月光下,妈妈提议玩“飞花令”。我们轮流背诵带“月”字的诗句: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……弟弟奶声奶气地背出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笑声中,我抬头看向月亮,它仿佛也在对我们微笑,温柔地注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。
夜深了,月亮升到中天,像一盏明灯照亮归途。我悄悄许下心愿:愿每个中秋,都能与家人共享这轮明月,让团圆的温暖永驻心间。
亮点分析:
端午节作文300字:粽香里的传承
标题:粽叶飘香
“五月五,是端阳。插艾叶,戴香囊。”清晨,奶奶将艾草挂在门边,淡淡的草药香弥漫在空气中。厨房里,妈妈正忙着包粽子,我也跃跃欲试。
妈妈教我拿起两片粽叶,折成漏斗状,填入糯米和红枣。可我的手总是不听使唤,粽叶不是漏米就是散开。妈妈笑着说:“别急,慢慢来。”她灵巧的手指翻飞,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诞生了。我学着妈妈的样子,终于包出一个歪歪扭扭的“小胖子”,逗得全家人忍俊不禁。
午后,爸爸带我去看龙舟赛。江面上,龙舟如离弦之箭,鼓声震天,选手们喊着整齐的口号奋力划桨。岸边人群欢呼,彩旗飘扬,连江水都仿佛沸腾起来。爸爸说:“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,他是一位爱国诗人。”我似懂非懂,但那份热闹与激情却深深印在心底。
傍晚,全家人围坐吃粽子。剥开粽叶,糯米的香气扑鼻而来,咬一口,甜到心里。奶奶说:“粽子不仅是美食,更是对先人的怀念。”我望着手中的粽子,忽然觉得,传统就像这粽叶包裹的糯米,代代相传,永远温暖。
亮点分析:
写作小贴士:
语言童趣:用比喻(如“小胖子”粽子)贴近儿童视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