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青团100周年大会观后感;共青团中央写观后感

admin152025-05-08 07:25:02

2022年5月10日,中国共青团迎来百年华诞,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深刻指出:“共青团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。”这场大会不仅是对百年奋斗历程的深情回望,更是对新时代青年使命的铿锵宣言。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,每一位青年都深切感受到,从五四运动到民族复兴,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,共青团的红色基因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。

共青团100周年大会观后感;共青团中央写观后感

一、历史传承与精神根基

共青团的百年征程,是一部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史诗。1922年广州东园的木棉花见证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,彼时的青年以“外争主权,内惩国贼”的呐喊撕破黑暗。正如网页52中所述,共青团始终是“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”,从抗日救亡到改革开放,一代代青年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发展洪流。如王二小舍身诱敌、雷锋无私奉献,这些鲜活形象构筑了共青团的精神丰碑。

这种传承在新时代更显生机。网页81提到“共青团组织引导青年坚定信念、紧跟党走”,2020年武汉抗疫中,1.2万名青年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;2021年河南暴雨,无数“红马甲”筑起生命堤坝。历史证明,每当民族需要时,共青团总能凝聚青年力量,将精神火炬代代相传。

二、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

百年变局下,青年的使命被赋予新内涵。网页63观后感强调“青年强则中国强”,在科技攻坚领域,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,量子通信团队核心成员仅28岁;在乡村振兴一线,黄文秀式的大学生村官用青春浇灌热土。这些实践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期许:“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、开拓者、奉献者。”

责任担当更需扎根现实。网页21中“十四五”云团课观后感提出“统筹发展与安全”,这要求青年既要有“上九天揽月”的豪情,也要有“俯身接地气”的务实。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“嫦娥”团队,在攻克月背通信难题时,青年工程师们连续三个月驻扎实验室,用2000次模拟实验换来0.3秒的数据突破,这正是新时代“工匠精神”的生动写照。

三、思想引领与实践创新

思想建设始终是共青团的生命线。网页32的作文提到“树立正确三观”,这需要创新引领方式。B站“青年大学习”突破传统模式,用动漫、说唱等载体让理论学习“破圈”,单期播放量超5000万次。网页71的网络青晚通过虚拟现实技术,让延安精神在数字空间中焕发新光彩。

实践创新更需要知行合一。网页91的干培心得指出“团队合作是进步核心”,深圳前海的青年创客们组建“π型人才联盟”,跨领域协作攻克智能芯片难题。这种“理论+实践”的双轮驱动,使得共青团的思想引领既保持高度又充满温度。

四、未来挑战与发展路径

面对Z世代的价值多元趋势,共青团需构建更包容的成长生态。网页86的座谈会模板启示我们:要用青年话语体系传递主流价值。如“00后”UP主@老师好我叫何同学,用科技测评视频激发数百万青少年对硬核创新的兴趣,这种“软传播”效果远超刻板说教。

全球化背景下,青年工作更要具国际视野。参考网页79的百年团史经验,可建立“一带一路”青年发展联盟,借鉴越南胡志明共青团“绿色行动”经验,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跨国合作。同时加强数字平台建设,使“云上共青团”成为凝聚海内外青年的新纽带。

历史时期核心任务代表人物精神特质
新民主主义革命救亡图存赵一曼革命性
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王进喜奉献性
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张瑞敏开拓性
新时代民族复兴黄文秀综合性

百年恰是风华正茂。从石库门到天安门,从兴业路到复兴路,共青团始终是青年成长的引路人。面向未来,我们既要传承“党有号召,团有行动”的光荣传统,更要构建符合Z世代特征的青年发展体系。建议建立“青年发展指数”评估机制,将基层团组织活跃度、创新创业成果等纳入考核,让共青团真正成为青年想得起、找得到、靠得住的力量。正如李大钊所言:“黄金时代,不在我们背后,乃在我们面前。”新时代的青年,必将在共青团的旗帜下,书写属于这个世纪的壮丽篇章。

文章下方广告位
热门标签
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