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消毒制度 学校餐具消毒要求

admin62025-04-01 23:00:01

一、清洗消毒流程

学校消毒制度 学校餐具消毒要求

1. 标准化清洗步骤

遵循“去残渣、洗涤、冲洗、消毒、保洁”五步流程:

  • 物理消毒:刮除残渣→使用洗涤剂清洗→清水冲洗→高温消毒(如蒸汽、煮沸等)→存放于专用保洁柜。
  • 化学消毒(仅限无法物理消毒的餐具):去残渣→浸泡消毒剂→冲洗残留药物→保洁。
  • 2. 时间与温度要求

  • 蒸汽/煮沸消毒:温度需达100℃,保持10分钟以上。
  • 红外线消毒:温度120℃以上,保持10分钟以上。
  • 化学消毒: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≥250mg/L,浸泡5分钟以上。
  • 二、消毒方法及标准

    1. 优先物理消毒

    推荐使用蒸汽、煮沸、洗碗机或消毒房(库)等热力消毒方式,避免化学消毒以减少残留风险。

  • 消毒房设置:配备不锈钢货架,餐具间隔存放,确保热风均匀流通。
  • 洗碗机要求:需具备温度监控功能,定期清洁维护,避免二次污染。
  • 2. 化学消毒限制

    仅适用于不耐高温的餐具(如塑料制品),且需使用国家批准的消毒剂(如含氯消毒剂),消毒后彻底冲洗。

    三、消毒后管理

    1. 存放规范

  • 消毒后的餐具须存放于密闭、专用的保洁柜,与未消毒餐具严格区分,避免二次污染。
  • 保洁柜需定期清洁,不得存放私人物品。
  • 2. 质量检查

  • 消毒后的餐具应达到“光、洁、涩、干”标准,无油渍、异味或残留物。
  • 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消毒环境及餐具进行卫生检测。
  • 四、人员与采购管理

    1. 从业人员要求

  • 操作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,定期接受培训,每日检查健康状况。
  • 工作时穿戴整洁工作服、口罩,严格执行手部消毒程序。
  • 2. 采购与验收

  • 集中消毒餐具需查验供应商资质、消毒合格证明及包装标识。
  • 自备餐具材质需符合国家标准(如GB 4806.1-2016),避免使用老化或破损餐具。
  • 五、制度落实与监督

    1. 责任机制

  • 校长为第一责任人,需定期检查消毒工作,建立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调度”机制。
  • 实行“双食品安全总监”制度,承包食堂与学校需同步管理。
  • 2. 应急与考核

  •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,定期开展应急演练。
  • 每学期进行师生满意度测评,对不达标单位启动退出机制。
  • 附:相关法规依据

    学校消毒制度 学校餐具消毒要求

  • 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》
  • 《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指引》
  •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(饮)具》(GB 14934-2016)
  • 如需更详细的操作流程或地方性规范,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。

    文章下方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