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史崇德研讨发言材料,学史崇德个人研讨发言

admin72025-03-29 15:53:20

学史崇德研讨发言材料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
今天,我围绕“学史崇德”主题,结合个人学习体会与工作实际,从“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”三个维度,谈谈对党史学习的感悟与践行思考。

一、明大德:筑牢信仰之基,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

学史崇德,首在明大德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对党忠诚,是人首要的政治品质。”党的百年征程中,无数先烈以生命诠释信仰:夏明翰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”的慷慨就义,长征路上红军战士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坚定信念,无不彰显人忠诚于党的信仰之大德。

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,我们应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养分:

1. 坚定理想信念,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
2. 强化政治担当,在疫情防控、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所指就是行动所向”。

二、守公德:厚植为民情怀,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

学史崇德,重在守公德。 中国自诞生起,便将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作为根本宗旨。焦裕禄“心中装着全体人民,唯独没有自己”的公仆精神,张富清深藏功名扎根贫困山区的事迹,都是守公德的生动写照。

结合工作实际,守公德需做到:

1. 扎根群众听民声,深入基层调研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如老旧小区改造、教育医疗资源优化等。

2. 履职尽责办实事,立足岗位职责,将政策落实为惠民实效,杜绝“形式主义”“官僚主义”。

三、严私德:锤炼党性修养,坚守清正廉洁的纪律底线

学史崇德,贵在严私德。 周恩来同志“三付饭费”的廉洁自律、陈云同志“不拿公家一分钱”的家风传承,体现了人严于律己的高尚私德。

个人感悟与改进方向:

1. 常怀敬畏之心,严守党纪党规,管好“朋友圈”“生活圈”,净化社交关系。

2. 涵养良好家风,以自身清廉带动家庭崇德向善,传承红色基因。

3. 自省自警自励,针对工作中存在的“服务意识淡化”“推诿扯皮”等问题,立行立改,提升作风效能。

四、以史为鉴,知行合一: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

学史崇德不仅要“内化于心”,更要“外化于行”:

1. 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,如参与科技创新、基层治理等任务,发扬“钉钉子精神”。

2. 在创新发展中勇开新局,借鉴党史智慧,探索数字化改革、绿色低碳转型等新路径。

3. 在团结协作中凝聚合力,传承党的统一战线法宝,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共谋发展。

百年党史是一部崇德立德的教科书,更是一面映照初心的明镜。作为党员干部,我们应以史为鉴、崇德力行,在新时代的“赶考路”上,答好“忠诚卷”“为民卷”“清廉卷”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!

(发言完毕)

学史崇德研讨发言材料,学史崇德个人研讨发言

参考资料与引用:

  • 对党忠诚的大德与信仰教育
  • 为民服务的公德实践案例
  • 严私德的纪律要求与个人改进
  • 可根据实际工作领域(如教育、基层治理等)调整具体案例与措施,增强针对性。

    文章下方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