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头仿写(总起式):
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,背着书包的学生,白发苍苍的老爷爷,提到汤圆,谁不是嘴里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糯糯的感觉呢?白生生的糯米团子裹着黑芝麻馅儿,在糖水里浮沉,单是瞧那圆润的样儿,闻闻那桂花糖的甜香,就够叫人咽三口唾沫了,何况是一碗接一碗地盛着,小勺小勺往嘴里送呢!
主体仿写(分步骤描写):
汤圆的制作不算复杂。先抓一把雪白的糯米粉,浇上温水揉成团,那面团软乎乎的,像婴儿的脸蛋。揪下一小块,掌心搓圆,拇指轻轻一按,压出个小窝,舀一勺乌黑油亮的芝麻糖馅儿填进去。手指灵巧地收口,再揉成光滑的圆球,活像白玉里藏了一颗黑珍珠。
煮汤圆时最有趣。水沸了,白团子们扑通扑通跳进锅里,起初沉在锅底,像一群害羞的胖娃娃。不一会儿,它们便打着转儿浮上来,你挤我,我挨你,仿佛在水中跳着圆舞曲。热气袅袅升起,糖香混着糯香,直往人鼻尖钻。捞一颗咬开,滚烫的芝麻馅儿“呼”地涌出来,烫得舌尖发麻,却又甜得舍不得松口。
结尾仿写(情感升华):
除夕夜的饭桌上,汤圆总是压轴登场。奶奶总说:“吃汤圆,团团圆圆!”一家人围坐,碗里的汤圆莹润如玉,咬一口,甜糯从舌尖暖到心底。窗外的烟花绽开,碗中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,可那团圆的滋味,却清清楚楚印在了记忆里。
仿写技巧解析(结合《腊八粥》写法):
1. 结构模仿:
2. 感官描写:
3. 修辞手法:
4. 情感融入:
拓展练笔方向(可参考其他传统美食):
仿写要点总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