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《节约,从我做起》。
一、以史为鉴:勤俭是文明的传承
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节俭。毛泽东同志的一件睡衣补了73次,穿了20年;朱德元帅与战士同甘共苦,留下“朱德的扁担”的佳话;雷锋的袜子补丁摞补丁,却坚持“缝一缝就能穿”。这些故事告诉我们:勤俭不是贫穷的无奈,而是品格的锤炼。正如古训所言: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”。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,唯有勤俭方能兴家立业、治国安邦。
二、以实为镜:浪费是时代的警钟
今天的中国,物质丰裕,但浪费触目惊心:
这些数据背后,是资源的透支、道德的滑坡,更是对未来的透支。
三、以行为本:节约是每个人的责任
节约不是口号,而是点滴行动:
1. 节约一粒粮:践行“光盘行动”,按需取餐,不挑食、不剩饭。
2. 节约一滴水:随手关紧水龙头,循环利用生活用水(如淘米水浇花)。
3. 节约一度电:离开教室关灯断电,夏天空调调高1℃,减少待机能耗。
4. 节约一张纸:双面打印,废纸做草稿,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。
5. 节约一分钱:理性消费,不攀比名牌,珍惜父母劳动成果。
丰田公司的案例值得借鉴:员工用三块砖节省马桶冲水量,笔记本正反两面书写,将“小气”转化为企业竞争力。
四、以心为舟:让节俭成为时代风尚
节俭是修养,是智慧,更是对生命的敬畏。诗人海涅说:“节约是穷人的财富,富人的智慧。”当我们抱怨资源短缺时,是否想过:
让我们从今天起,将节俭内化为习惯:
五、共筑可持续的未来
同学们,勤俭节约不是“过去时”,而是“进行时”。它像一粒种子,播撒在心田,终将长成庇荫万代的参天大树。正如《悯农》所诵: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让我们携手行动,以节约之微光,照亮文明之路;以点滴之努力,守护地球家园!
节约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!
谢谢大家!
引用来源: